科技资讯
  • 北京海淀这53平方公里,将打造全球AI创新高地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4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北京海淀这53平方公里,将打造全球AI创新高地》的报道。   “一辆越野车行驶在森林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形成一道道斑驳的光束……”这段由国产AI视频大模型生成的模拟真实物理世界的高清视频,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首次惊艳亮相。清华大学教授、生数科技首席科学家朱军对外发布中国首个长时长、高一致性、高动态性视频大模型—VIDU,与此前轰动业界的SORA功能类似。   “短短两个月就取得突破,是团队长期的科研积累的结果,更离不开企业所在地海淀区的大力支持。”朱军说。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正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构国际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数据要素资源、产业链和算力建设等方面,海淀区走在北京乃至全国前列。强大的人力创新禀赋和得天独厚的科研基础,为海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北京发布大模型、备案上线大模型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科技部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在大模型学者指数、模型开源数量和影响力等指标上,均为全国首位。而海淀成为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头雁”:拥有清华、北大为代表的37所高校、96家科研院所以及3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超过八成以上的人工智能学者扎根海淀。   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岳立在中关村论坛上发布海淀人工智能创新街区概念,并通过AI视频形式,对街区进行展望:一个充满活力、智慧和温度的人工智能创新街区,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用最前沿的科技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海淀区将在拥有顶级人工智能资源、国际互动紧密的53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街区,串联起37所高校、10个新型研发机构、5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06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300家人工智能企业的科技成果,汇聚起1.23万人工智能学者和89位“AI2000”全球顶尖学者。   如今,在海淀南部,每天诞生着上百家科技主体,源源不断地迸发出创新火花,持续高效地孕育出前沿成果。人工智能创新街区的打造将让这片热土真正成为一个会学习、能思考、有温度、可进化的超级城市智能“生命体”。   从改革春风催生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科创企业扎堆的“中关村科技园”,再到覆盖海淀区全域的“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一直是科技创新的扛旗者——诞生过我国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具身智能代表着人工智能未来新浪潮,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多学科技术,代表着AI时代的未来。“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海淀区也要率先扛起人工智能大旗,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张革说。   在此次论坛上,海淀区政府会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局等部门对外发布《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三年行动方案》。方案重点聚焦具身大模型和机器人整机,力争到2026年,初步建成全国具身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新高地和产业加速集聚地,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具身智能竞争的核心力量。 来源:新华网
  • “夸父一号”卫星新发现100多例太阳白光耀斑       新华社南京4月29日电(记者王珏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9日通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ASO-S)发射一年多以来,已经观测到100多例太阳白光耀斑。这一观测远超过此前对白光耀斑发生频率的预期,对进行空间天气预报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太阳白光耀斑是在可见光连续谱辐射表现出增强的一类耀斑。这类耀斑通常能量较高,它们的出现会对空间天气产生影响,如造成地面通信故障或中断、干扰航天器正常运行等。   在“夸父一号”卫星上天之前,人类仅观测并报道了300例左右太阳白光耀斑事件,这对耀斑爆发总量来说比例很低。   “夸父一号”卫星团队通过对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发生的205个能量较高的耀斑进行分析,识别出49例白光耀斑,白光耀斑发生率为24%,远高于此前观测到的数据。随着太阳活动峰年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耀斑被识别为白光耀斑。截至2023年12月底,已有120余例白光耀斑被“夸父一号”上的白光太阳望远镜(WST/ASO-S)观测到,这为探究白光耀斑的物理本质提供了样本。   “‘夸父一号’的观测数据表明,白光耀斑并不像之前人们认识到的那样罕见。下一步,卫星团队将继续结合其他卫星的多波段观测,全面研究白光耀斑,为我国空间天气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夸父一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说。   “夸父一号”是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于2022年10月9日发射,2023年9月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管理,目前正处于在轨科学运行阶段。自卫星发射以来,已记录到大约600TB的原始太阳观测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太阳物理》(Solar Physics)和《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来源:新华网
  • 人工智能莫侵犯“声音权”       人的声音具有人身专属性,任何自然人的声音均应受到法律保护。AI技术应用到声音领域,应坚持技术边界,依法合规使用,避免产生侵权纠纷。   人的声音与人工智能(AI)声音之间的权益之争应该如何界定?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给出答案。法院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包括案涉AI声音。被告方公司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AI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得合法授权,构成侵权。被告方公司被判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各项损失25万元。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成式语音带来无限可能,为声音应用提供了新场景。语音克隆项目的逼真体验,展现了文生人声模型的惊艳力量。通过输入文本、调整参数,即可实现文本转化成语音的功能。同时,在声音领域应用AI技术要守住“你的数据仍然属于你”这条底线,不能随心所欲侵犯他人合法的“声音权”。   人的声音具有高辨识度,音色各不相同。作为一种人格权益,人的声音具有人身专属性,任何自然人的声音均应受到法律保护。在权利保护层面,我国民法典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规定。也就是说,声音跟肖像一样,是识别个人身份的重要依据。法律明确“声音权”,防止其被冒用、滥用、不正当使用,保护声音所有者的权益。   声音在商品化利用时具有财产属性。在特定场景的应用中,如艺术家数字音乐、明星语音导航、主持人解说、配音师录制作品等,都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若对这类录音制品进行剪辑重组,以冒充、误导、混淆等非法方式应用于其他软件或场景,就会构成侵权。特别是对录音制品来说,虽然有配音师对该录音制品的授权,但这个授权只发生在配音师与相应录音制品之间,并不是对配音师声音的授权,更不是对其声音的“买断”“转让”。根据法院裁定,未经本人许可,擅自使用、许可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构成侵权。   新技术带来新挑战新问题。如今,AI技术正深度融入各行各业,如果使用得当,可发掘巨大潜力,推动产业发生变革。当AI技术应用到声音领域,平台或企业为追求产品质量和效果,应正确认识新技术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坚持技术边界,依法合规使用,避免产生侵权纠纷。针对行业出现AI声音侵权等现象,相关监管机构或部门应与时俱进探索建立保护措施,逐步完善科学合理的使用规范,以及对“声音权”所有者的补偿机制等,确保AI技术在声音领域正确使用。对个人而言,如果发现有相关平台未经许可AI化使用个人声音,可在固定确凿证据的基础上,依法维权,莫让此类AI“噪声”侵犯自身的“声音权”。(李万祥) 来源:经济日报
  • 新华全媒+|脑机接口,接通未来多少可能?——来自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思考       四肢瘫痪15年的患者老杨,通过脑电活动,用“意念”驱动戴着气动手套的手,将桌上一瓶矿泉水缓缓递到嘴边。   用“意念”控制“动作”,这一场景并非科幻电影片段,而是记者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看到的脑机接口技术应用的创新成果。   该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团队与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团队合作,通过将自主研发的两枚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患者颅骨中,接收脑电信号,再将其“解码”成计算机语言,最终转化为驱动程序。   在人脑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直接连接通路,通过机器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让大脑与机器“直接对话”,了解脑神经状况,控制辅助设备做出动作……   作为一项人机交互的前沿技术,脑机接口为患者老杨的人生带来全新改变,也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   神经外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说,我国面临脑神经系统疾病的严峻挑战,脑机接口为脑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对脑卒中、脑创伤、癫痫、抑郁症等患者开展检测、治疗和康复训练,实时监测驾驶员或作业人员的疲劳状态并及时提醒,辅助调节睡眠、改善用户睡眠状况、缓解乘客晕车不适……记者了解到,当前,脑机接口已广泛适用于多种场景并与多种外部设备结合,医疗应用仍为主流。   同时,脑机接口在非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多点开花,涉及康养、教育、工业、娱乐、体育、驾驶、营销等多领域。例如,通过脑机接口与多种外部设备结合,可在教育领域提升认知能力、在工业生产领域协助安全监测、在体育领域辅助提高训练效果、在航天航空领域辅助训练和反馈训练者感受、在消费领域评估用户体验和优化产品设计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说,目前,全球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相关科研项目的投入金额和科研产出持续增长,发明专利申请持续活跃,而中国是开展脑机接口科研项目最多的国家之一,正成为重要的脑机接口技术原创地。   参会者的热情与专家学者的讨论同频共振,昭示脑机接口这一未来产业的巨大空间,更蕴藏着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迸发的潜能与动能。尽管如此,不少业界人士提醒,热潮当下仍需“冷思考”。当前,脑机接口仍在科学原理、技术性、安全性、伦理等方面面临挑战,需在未来持续探索。   “我们要真正弄清楚大脑工作原理,严肃思考脑机接口的科学本质,才能把产品做好,找到正确的应用场景,为人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骁健说。   作为人脑与机器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脑机接口正为我们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接通未来,无限向往!(记者魏梦佳、宋晨) 来源:新华网
  • 就这一个字!“6”——6G时代加快走来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张漫子、叶心可)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29日在京举行,“6G通感算智技术平台及现代语义通信系统”作为成果之一发布。这一成果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目前,全球已进入6G关键技术研发与技术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未来3到5年是突破关键技术、抢占标准高地、培育产业的关键窗口期。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初步明确的6G发展时间表,2025年左右将启动标准化研究,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   6G时代正加速向我们走来。与5G相比,6G有何特点?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介绍,6G具有更高速率、极低时延、更大连接密度等特点,能实现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应用在全息通信、自动驾驶、数字孪生、智慧生产等多个领域。   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说,6G将在进一步强化5G性能的基础上实现通感一体、通智一体、空天一体。换言之,6G不仅提供通信服务,还将与感知、计算、人工智能等能力相融合,将移动通信网络扩展成移动信息网络,使服务更加多元化。   就6G的能力“新增量”,黄宇红进一步解释:“空天一体主要是提升未来网络覆盖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地面覆盖,而是利用卫星等空中网络。通感一体和通智一体意味着通信、感知和AI将融合为一体服务。”   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搭建了一个云原生的开放6G通感算智融合试验验证平台,为我国6G跨域融合研究提供了基础底座,成功孵化全球首套6G云化端到端语义通信系统。   “有了这个平台,各种分类研究的新技术可以连接到平台上,验证是否符合需求。这一平台不仅可以孵化技术,还可以通过验证筛选出一些关键技术,将其应用于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黄宇红说。   这一系统已成功将信息传输效率提升3倍,有望大幅降低全社会信息流通成本,未来将在各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来源:新华网
  • 科研重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       说起重离子加速技术,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尖端技术、大科研项目。如今,这一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功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日前,记者走访兰州等地了解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各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什么是重离子加速技术?如何走出一条涉及领域广、产业链条长、产业产值高的自主道路?科研重器如何更好服务经济发展、社会生活?   推动医药产业高端化   重离子加速技术是用人工方法利用一定形态的电磁场将重离子加速,形成高能量重离子束,用以轰击其他物质。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加速粒子种类最多、能量最高的是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走出兰州机场,“中国重离子 生命新希望”的标语抬眼可见。利用重离子加速器治疗肿瘤癌症,是大科学装置产业链延伸至民生领域的应用之一。   甘肃武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雁山介绍,目前医院投入使用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制造的医用加速器装置,由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兰州泰基”)生产制造。该装置使用碳离子束杀死癌细胞,副作用方面也优于一些传统治疗。   兰州泰基是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和近代物理所旗下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核心技术及其生产制造、安装调试、运维能力的医疗器械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杨文杰说,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制造,是开拓国内外重离子治疗市场的信心和底气。   据介绍,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单台产业链价值达百亿元,目前国内已成功推广8台,装置直接销售合同额约50亿元,今年新签约装备协议达20亿元,并在未来5年推广10台以上。未来,公司将围绕医疗服务、装备制造、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人员培训等环节部署千亿元级产业链。   在高端医用装备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高端医药产业也有了全新进展。   医用同位素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安全、精准、有效等不可替代的优势。以α同位素Ac-225为例,目前全世界每年的产量仅够约1000名患者使用,全球急需创新技术解决治疗用α同位素低产额和低纯度等问题。近代物理所正在兰州新区建设国际上首个供精准放疗使用的α-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拟通过创新研发生产工艺,开展医用同位素量产攻关及靶向药物的研发。   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介绍,平台正式投产后,以目前在建的产能保守计算,医用同位素原料每年销售额将达到9亿元至15亿元。   医用同位素占医用同位素药物成本的三成左右,医用同位素药物每年的销售额则有望达到30亿元至50亿元。医用同位素产能突破后,不仅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链供给自主可控,还有利于增加供给、降低产品价格,让更多的人用得上、用得起。   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   除了用于医药产业外,利用重离子束流辐照育种,培育粮食新品种是重离子加速技术的另一个应用领域。   辐照育种的机理与太空育种类似,地面加速器育种的优势在于离子束种类、束流强度、能量可控制。将辐照后的种子进行筛选,利用可控重离子束流迭代辐照、优选优育就能诞生既符合种植生产需要,又满足国家粮食安全需求的新品种。   据介绍,“两优低镉1号”水稻品种就是辐照育种的成功典范。由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创的低镉型“臻两优8612”水稻品种,是在近代物理所的重离子束处理下获得的“镉低积累”亲本选育而来。双方以此为开端,通过增加重离子束处理样本规模,大批量开展了重离子创制镉低积累水稻种质工作,最终促成了低镉水稻的成功研创。   在保证农作物绿色健康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也是辐照育种优势之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近代物理所利用重离子束流辐照育种技术培育了一系列具有优势特点的水稻品种。比如,“东稻122”“东稻275”亩产均能到600公斤以上。截至2023年,东稻系列新品种在黑龙江省、吉林省的累计种植面积已超100万亩。   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在水资源循环利用中,污水过滤是绕不开的技术环节。用什么过滤,怎么过滤,关键在于过滤材料。重离子微孔膜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应用材料。利用重离子加速器让高能粒子在固体中沉积能量,形成强电子激发效应,对膜材料形成辐照结构损伤,再通过化学蚀刻形成微孔膜,重离子微孔膜由此产生。   使用重离子微孔膜,作为过滤核心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实现无泡状态下同步硝化与反硝化,对污水中总氮的去除具有独特优势。使用微孔膜处理后的污水水质会有较大提升,总氮去除率从60%提高至80%以上,工程能耗降低20%。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维护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核能因其高效、清洁、绿色的特性,在我国新能源体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铀短缺一直影响着核能的发展。自然界的铀主要以铀238为主,铀235含量少,一般核电站能直接利用的是铀235。为此,近代物理所原创提出了铀钚燃料循环利用方案,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由约1%提高到约95%,排放出的核废料数量降低至现有水平的几十分之一。   近代物理所副所长杨建成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考虑经济发展趋势,又要统筹新旧产业变革的节奏。产业转化没有经济性的话,很难培育市场形成生产链。以医用同位素药物举例,从2009年布局到现在核心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这期间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此外,把传统核能发展得更加先进和绿色,更是当下的务实举措。(记者 银 晟) 来源:经济日报
  • 数字人“钱学森”跨时空剖析科技创新       “小金同志,你好!大家好,又见面了。”   “钱老,一晃65年未见,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已从小金变成了老金。”   4月28日下午,在北京市科协主办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互联网3.0: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上,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还原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的数字人,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交流科技创新与科学精神,勉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担时代大任。   在去年论坛期间,数字人“钱学森”曾坐在一排书架前,微笑着与观众打招呼,并阐释了对“灵境”一词的理解。   在今年的论坛上,“钱学森”再次谈到了“灵境”:“30年前,我给虚拟现实取名为‘灵境’时,便有一个想法: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变革。我本人对灵境技术有很大的兴趣,它能大大地扩展人脑的知觉,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该怎样充分利用灵境技术是‘新纪元’的挑战。”   1959年,金涌留学归国。那一年,他第一次见到钱学森先生,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在论坛现场,金涌向“钱学森”诚恳地请教:“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持续地推进科技创新?”   “我曾经说过,搞创新就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科学精神是创新。”“钱学森”说。(记者 马爱平) 来源:科技日报
  •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面向世界前沿科技、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四大方向,集中发布了19项重大科技成果。   其中,面向世界前沿科技的5项成果包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系列国际先进成果、相位同步可重构莫尔纳米激光器、存算一体智能芯片、新型蛋白聚类方法实现碱基编辑技术创新、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   面向经济主战场的5项成果包括: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长安链隐私计算开放平台、新一代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新型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工业软件。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4项成果包括:超大规模集成光量子芯片、里德堡原子电磁探测系统、6G通感算智技术平台及现代语义通信系统、基于植物激素平衡创制新型高产半矮秆小麦。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5项成果包括:新一代原子磁强计脑磁图仪、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通用型神经肽荧光探针工具包、合成生物制造底盘菌种、创新药械系列成果。   在专项发布环节,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的系列成果,以及《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2023技术聚焦》等成果发布。(记者 华凌) 来源:科技日报
  • 实现AI“人人可得”仍需迈过多道坎       对标Sora的国内首个全自研文生视频大模型Vidu亮相,通用人工智能大任务仿真平台“通界”系统发布,内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热情迎宾……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首设“人工智能主题日”,一大批原创前沿成果集中发布,中外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等话题畅所欲言。   4月27日,在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亚太区总裁张祺直言:“现在就好像AI的大航海时代,每个人都应该顺应这个时代,用AI增强自身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刚刚进入应用期,在各国的应用场景差别巨大。”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认为,“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我们甚至可能感受不到人工智能的存在。它将被嵌入各类工作平台,人们可以直接使用自然语言与其交流。”   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走向通用化,关键在于“为机器立心”。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说,过去,人类一看就会、毫不费力能做的事情,被误认为与智能无关。但事实上,与数据、理论相比,人类针对这些问题进化出的强大心智和价值体系才是最重要的,它们是自主智能的源头活水。   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让人工智能实现“人人可得”?专家认为,智力资源、算力资源、经济资源缺一不可。   “大模型的出现只是AI新世界的一个小火花。AI只有融入千行百业的应用场景,才是AI行业百花齐放之时。”蚂蚁集团首席技术官何征宇表示,大模型从技术爆发到产业落地,再到改变人们生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智能涌现到应用涌现,要让人工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还需解决“可靠性、经济性、易用性”三大问题。   “训练大模型的困难之一在于数据处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在论坛上表示,当前,大家普遍对高质量数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在,很多企业和高校都将主要力量放在对大模型的研究上。实际上,相比大模型,建立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才是更紧迫的任务。”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的另一关键因素。随着数据、模型日趋庞大,算力成本也日趋高昂,“用电过猛”带来的能耗问题频频引发担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表示,面向人工智能的需求,新型计算架构“光电计算”将为算力优化与创新提供一条全新路径,有望实现颠覆式突破。高通光率将对计算速度、能量效率和数据通量带来变革,能够实现速度千倍提升,能效百万倍提升。   打造“人人可得”的AI,在何征宇看来有三个关键:在技术层面实现“AI监督AI”,确保安全可靠;把大模型做“小”,从而更节能高效;实现智能化的“傻瓜式”操作,让普通人好懂好用。他认为,人类的未来不是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是让生活变得更好。(记者 何 亮) 来源:科技日报
  • 两部门印发《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对2024年数字经济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推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工作要点》提出9方面落实举措:一是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全面发展数据基础设施;二是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动落实“数据二十条”,加大公共数据开发开放力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三是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营造数字化转型生态;四是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深化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产业集群;五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养老、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城乡数字化融合,打造智慧数字生活;六是推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七是全面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八是主动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积极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九是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数字经济统计监测。 (作者 宗文)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