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发展“耳朵经济” 激活生产消费生机       近年来,利用碎片时间“听读”成为流行趋势,伴随这条小众的内容赛道走向大众化,“耳朵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耳朵经济”包括播客、听书、有声读物等,具有便捷化、阅读碎片化、互动性强等特点。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相关企业4万余家,三成以上公众有听书习惯,35.4%的用户选择付费订阅,预计2028年在线音频市场收入将增长至510亿元。   “耳朵经济”发展,不仅丰富了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推动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也激活了消费新“声”机,为经济带来新活力和新机遇。为进一步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动有声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需从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三个维度持续发力。   当前,音频平台用户对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内容创作者和市场主体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发掘新的创作领域,丰富创作题材的“内容池”。分析研判用户阅读消费场景与用途类别,了解其需求偏好,根据各自市场定位开发差异化、垂直性的优质内容,布局和深耕个性化细分领域,加快树立具有辨识度的市场品牌。音频以听觉为传导途径,其播出效果还取决于播讲者对文本的诠释能力、声音感染力及背景音效的信息密度。如何提升作品内容品质,将文字符号升华为带有亲密感和人情味的对话,为用户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将是市场主体面临的考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搭建一支集编剧、配音、导演、后期制作等多方面人才于一体的强有力的团队就显得必要而重要。   “耳朵经济”的崛起得益于科技的创新发展,数智技术在音频生产过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于内容生产、流量预测、分发推荐等环节,音频平台可以获取用户的点击流量、付费习惯、评论内容、分享频次等数据,并根据算法机制建立用户画像,精准预测其行为习惯和偏好,为个性化内容生产提供支撑,从而提升用户黏性。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技术等将使生成的语音更加自然、流畅,传递更丰富的情感温度,系统性提高用户的收听体验。同时,无线耳机、智能音箱、智能汽车等各类智能硬件的日益普及提供了多终端、沉浸式、全场景覆盖的接收渠道,在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同时,也为“耳朵经济”的提质增效开辟了新的空间。   由于“耳朵经济”以听觉为主要内容形态,可以很好地解放双手、双眼。因此,音频可以渗透到不同场景中,和其他应用共享碎片化时间,这为构建“音频+”的多元业务生态提供了可能。如“音频+直播”模式可实现实时互动,用户可通过音频参与直播,获得即时反馈;“音频+游戏”模式可通过声音引导创造出全新的游戏体验;“音频+出版社”模式可通过有声书和播客等形式拓宽传统出版传播渠道,使阅读变得更加便捷和生动。如此来看,以模式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将为推动“耳朵经济”健康发展拓展更多有效路径。   (作者:赵恒春,系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 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较高活力,预计2027年可突破2.1万亿元       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座支撑。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4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仍保持较高活力,AI原生带来的云技术革新和企业战略调整,正带动我国云计算开启新一轮增长,预计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可突破2.1万亿元。   过去十多年,在政策引导和产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云计算发展已从概念期进入创新活跃、广泛普及、应用繁荣的新阶段,取得了积极进展。白皮书显示,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活跃,资源布局、服务质量、技术融合等方面仍有优化空间。云资源供给方面,呈“东重西轻、南强北弱”,布局需进一步优化;云服务应用方面,从资源上云转向深度用云,服务质量还有提升空间;云技术融合方面,算云融合呈阶梯状分布,数智云化水平仍存较大差距。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云计算作为大模型的底层算力支撑,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开启智能化新纪元。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586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在生成式AI、大模型的算力与应用需求刺激下,云计算市场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预计202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可突破万亿美元。   传统的通用云计算正加速与人工智能融合,升级成为可服务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智能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快速革新。AIIaaS夯实云计算技术底座,持续提升智能软硬件效能;AIPaaS聚焦智算服务开发能力,成为AI工程化实践最优解;MaaS定义云上服务新范式,赋能AI创新与效率提升;AISaaS推动AI应用落地实践,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持续深化云计算战略布局,安全和智能化成发展重点。美国持续加强云计算行业应用,同时出台政策、规则关注云安全和云主权,避免技术外溢,以巩固其在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欧盟发布宣言、计划,将云计算服务的使用率定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绩效指标,确认云计算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支撑,特别强调云数据安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等国发布数字路线图、法案,注重境外资源引入。日韩侧重扩大云计算投资,推动本土云服务扩张和智能化发展。我国持续加强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应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云上) 来源:人民邮电报
  • 2024巴黎奥运会迎来AI浪潮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当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1000名运动员为奥林匹克精神和梦想奋力拼搏时,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独特方式展示自己的风采。   从为运动员提供贴心的日常服务到辅助训练,再到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AI将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留下独特印记。   运动员的“贴身顾问”   如何到达体育场馆?可以直播开幕式吗?在哪里可以领取赞助商提供的赠品?这些运动员们的疑问,将由AI助手AthleteGPT事无巨细地予以解答。   英国《自然》网站在7月25日的报道中称,聊天机器人AthleteGPT由英特尔携手国际奥委会(IOC)打造,专为全球运动员量身定制。它依托强大的至强处理器与高效的高迪加速器,可跨越语言与文化界限,为奥运健儿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   它具备卓越的交互能力,能够即时响应运动员的日常咨询,按需推送定制化信息,从出行指引到赛事规则一应俱全。运动员可以通过它快速获取有关比赛场馆、开幕式直播、比赛规则及赞助商活动等各种信息。   英特尔实验室奥运会AI创新项目负责人托德·哈珀表示,AthleteGPT能够快速浏览“数千个信息页面,并全天候回答问题”。   2023年,IOC成立了人工智能工作组,成员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AI先驱、学者、运动员和科技公司领袖。今年4月,IOC在伦敦发布《奥林匹克AI议程》,在展望AI可能对体育带来哪些影响的同时,提出了IOC引领全球体育领域开展AI计划的框架。   IOC主席托马斯·巴赫指出,IOC的持续成功取决于如何拥抱数字技术,尤其是不断加速发展的AI技术。IOC必须成为变革的领导者。   成绩提升的“好帮手”   早在1900年巴黎首次举办奥运会时,法国科学家艾蒂安-朱尔·马雷就率先利用技术手段研究运动员在运动中的表现。现在,AI技术也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帮助运动员冲击世界纪录。   在辅助训练提升运动员成绩方面,中国的AI技术奋勇当先。如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辅助中国国家跳水队训练;联想AI PC则为中国帆船帆板队提供技术分析。   此前,上海体育大学也与百度合作开发了体育大模型,提供体育文献、动作识别与技战术分析等,助力跳水、游泳、田径等多支国家队的日常训练和巴黎奥运会备战工作。   哈珀则表示,英特尔的3D运动员跟踪系统使用AI技术跟踪人体的21个点,能够精确呈现运动员的身体运动,从而也可为教练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此外,AI还可以为运动员设计定制运动鞋和服装,以及确定最佳营养和训练计划。这些技术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新的世界纪录。   开辟观赛的“新视野”   奥运会期间收集的海量数据不仅将为AI算法提供“粮食”,也为渴求信息的电视观众开辟了新视野。美国体育技术公司Stats Perform首席科学家帕特里克·卢西指出,体育运动就是它自身的语言。它跨越障碍,帮助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数字与数据等信息的融入为这些交流增添了丰富的元素,深化了对话的层次。   媒体正想方设法探索新方式,以将更多信息呈现在电视屏幕上。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当虚拟的“世界纪录线”出现在屏幕上时,很多观众为之倾倒。2024年,媒体有能力在屏幕上展示更多内容,如运动员的加速度、最高速度和步幅等。   据悉,巴黎奥运会采用了中国阿里云AI增强的全新转播技术“多镜头回放系统”,让观众看比赛就像看电影一样,身临其境多角度看到运动员动作的慢镜头、时间静止等效果。   哈珀称,英特尔公司的Geti计算机视觉AI平台有望向观众提供个性化信息,这将引领未来的新潮流。他解释称,随着越来越多体育赛事同时被记录下来,AI能准确识别观众想要看到的内容,这将改变游戏规则。例如,人们想要看篮球队里的每一个三分球,AI可以浏览所有镜头,并自动将其组合在一起。(记者 刘 霞) 来源:科技日报
  •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价值知识产权不断涌现       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42.5万件,权利人为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提升到72.8%,企业创新更加活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件,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3万亿元,占GDP比重增至12.7%……7月29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价值知识产权不断涌现,知识产权有效赋能经济创新发展。   大力推动专利转移转化是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的一大重点。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各部门、各地方密切配合,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采取多项举措,切实破解专利转化难题:   一是加快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的盘点。“我们搭建了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发明专利数据平台,帮助高校和科研机构准确掌握存量专利底数。”申长雨说,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组织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率先开展试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是有效发挥企业在专利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申长雨说,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深入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已组织超过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该计划。   申常雨表示,下一步将把工作重心从存量专利的“盘点”转向“盘活”,集中精力在“转”字上做文章,在“活”字上见实效,聚焦专利产业化这一工作主线,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和社会资源,全方位、深层次、多途径推动专利转化实施,释放专利的市场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数字经济创新也十分活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副局长、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透露,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0.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四成半,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21.0%。截至2023年底,共有15.5万家国内企业拥有数字经济相关发明专利,较上年增加3.1万家,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37.8万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葛树说,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在全国17个省市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超过8700件,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55亿元。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了数据知识产权政策性文件,制定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规范,设计了全国统一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加快建立全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开发相关的信息化系统,为在国家层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做好必要准备。   谈及近来备受关注的专利开放许可,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2022年5月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了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截至2023年底试点结束,3200多个专利权人筛选出5.9万多件专利试点开放许可,匹配推送至超11万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项目超1.7万项,有效缓解了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两难问题。   今年1月20日,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施行,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落地。王培章说,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将着力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内容、完善配套机制。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专利开放许可实施纠纷调解工作办法(试行)》,引导当事人妥善解决专利开放许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纠纷,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专利法规定,对开放许可实施期间的专利年费减免15%,进一步调动权利人实施专利开放许可的积极性。(记者 操秀英) 来源:科技日报
  • 韩国电商现泡沫破裂迹象       近期,在韩国电子商务平台中月用户数合计超过860万人的TMON和薇美铺陷入严重资金困难,无法向入驻平台的商户按期结算售出商品货款。业内预测,商户损失规模将超过1000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90韩元),众多中小型旅游企业将面临破产危机。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快速增长的韩国电子商务已显现出泡沫破裂的迹象。   据统计,去年韩国电子商务规模达到227万亿韩元,在短短13年时间内取得了10倍的爆发式增长,但电商平台间恶性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相关专家预测,在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中,泡沫破裂危机将首先在排名靠后的电商平台身上显现。去年年初,韩国以超低价商品为主打的直播平台“VOGO”就曾陷入资金困难境地,无法支付销售货款。当时615家入驻商户合计遭受了336亿韩元损失,但其他电商平台并未对这一状况给予足够警惕。   7月23日晚开始,TMON和薇美铺两家平台的信用卡结算和退款全部中断。据了解,两家平台已超过1个月未向入驻商户支付销售货款。韩国国民银行和SC第一银行原本向两家平台的商户提供短期贷款服务,相当于预先垫付销售货款,待平台向商户支付货款后再向银行偿还。由于TMON和薇美铺已陷入现金流枯竭状况,为防止未来面临坏账风险,两家银行已于7月24日暂停了此项贷款业务。   韩国旅游企业在此次事件中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TMON、薇美铺两家平台仅旅游商品的未支付货款就超过了1000亿韩元。据推算,应收账款损失额最大的是韩国排名首位的旅游企业Hana Tour,金额达到80亿韩元;其次是Modetour,金额为60亿韩元;黄色气球等企业的损失额也在数十亿韩元。但目前统计的仅是6月至7月的应收账款,如果在8月发出的旅游产品账款仍无法收到,损失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两成到三成。特别是对一些中小旅游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两家平台的账款拖欠问题,极有可能面临破产关门的风险。   有评价认为,此次事件源于Q10集团盲目的事业扩张。韩国电商平台Gmarket创始人具永培设立的Q10集团接连收购了韩国的TMON、Interpark Commerce、薇美铺、AK Mall等电商平台。在此过程中,Q10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股票互换进行的,目的是捆绑多家企业做大规模,推动集团物流子公司Q-Express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是Q-Express的上市却迟迟没有进展,造成了TMON和薇美铺资金链断裂。   尽管具永培承诺偿还欠款,但目前公司拿得出的现金仅有二三十亿韩元。据公司员工表示,具永培目前处于失联状态。随着对两家平台信任的崩盘,商户目前已中断销售,消费者也回避购买,事态正持续恶化。   此次事件深刻暴露了韩国电子商务行业暗藏的危机。韩国电商平台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Gmarket在2021年被新世界集团以3.4万亿韩元收购后,每年都出现赤字;同属该集团的SSG.com在2018年分拆独立后,同样是连年亏损。   乐天购物下属的电子购物平台乐天on上个月向职员发布了自愿离职公告,反映出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危机。乐天on去年的营业损失额为856亿韩元,自2020年成立以来,每年亏损额均在1000亿韩元左右。   被称为韩国第一代电子商务企业的11号街为了节约费用,决定于今年9月将位于首尔站前首尔广场的总部迁至京畿道光明市。11号街在2018年以“5年内首次公开募股(IPO)”为条件,获得了5000亿韩元的投资,但由于收益性恶化,至今仍未能上市,并且自2020年以来连续4年出现营收赤字。   有专家认为,近期韩国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展开了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物流配送服务竞争,因此缺乏资本支撑的电商平台将逐渐被挤出市场。业内人士预测,未来韩国电子商务市场将逐渐形成在配送方面具备优势的韩国最大电商平台Coupang和在价格方面具备优势的Aliexpress、Temu等海外在韩电商平台间的强强对话局面。(记者 杨 明) 来源:经济日报
  • 大模型持续火热 算力产业景气度上行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中国证券报》29日刊发文章《大模型持续火热 算力产业景气度上行》。文章称,AI大模型发展火热,带动算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产业链公司迎来业绩增长机遇。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8家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10家公司预喜,多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增速在100%以上。   政策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和数据产业发展。在近期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表示,正在组织编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推动构建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东数西算”带动产业链发展   “‘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带动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等产业链发展。”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日前在发布会上介绍,“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总规模超过146万标准机架,整体上架率为62.72%,较2022年提升4个百分点;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已基本满足20毫秒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最低降至1.10。   算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推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在服务器层面,浪潮信息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亿元至6.5亿元,同比增长75.56%至107.48%。公司表示,2024年上半年,服务器市场需求逐步改善。公司紧抓行业上行机遇,完善产品线布局,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户,实现了业务快速成长。   在芯片层面,海光信息预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9.68亿元至13.08亿元,同比增长37.08%至50.09%;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32%至30.78%。海光信息表示,公司围绕通用计算市场,持续专注于主营业务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低功耗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迭代、性能提升等举措,公司保持和巩固了现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实现了业绩持续增长。   随着数据基础设施PUE监管要求趋严,“液冷”等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新型制冷技术需求攀升。英维克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至1.93亿元,同比增长80%至110%。英维克表示,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各业务板块均有所增长,其中机房温控节能产品增长较快。   并行科技从事高性能计算服务,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万元至45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980.92万元。并行科技表示,在政策支持下,算力服务市场空间日益增大,算力服务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同时,算力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单位算力服务的分摊成本降低,带动毛利率提升。   高端光模块需求旺盛   光模块是光通信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模型训练需求增加、算力基础设施架构转变,400G、800G等高速光模块需求迎来新的发展周期。光模块龙头公司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均预计上半年将取得100%以上的净利润增速。   中际旭创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至25亿元,同比增长250.3%至307.33%。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中际旭创表示,下游大客户对数据中心资本投入大,高端光模块需求旺盛,800G/400G光模块需求有较大幅度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主力产品800G/400G光模块保持快速增长,同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高,带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   天孚通信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亿元至6.77亿元,同比增长167%至187%。公司介绍,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算力需求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带动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新易盛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亿元至9.5亿元,同比增长180.89%至229.44%。公司表示,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高速率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升级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调整优化资本开支结构,在算力及AI方面的投入不断加码。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近日表示,互联网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在加速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下一代互联网就是算力智联网。中国联通将加强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八纵八横”国家骨干网,强化全域算力智能调度,着力打造高通量、高性能、高智能的算力智联网。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要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例如,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向通智超量一体化演进,打造多元泛在、绿色低碳的智算集群;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向感知、传送、存储、处理一体化演进,构建支撑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数联网(DSSN),赋能海量、多维数据的安全交易和深度运用。   “在人工智能时代,作为网络核心节点的数据中心需要升级为承载智能算力的AIDC。”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认为,发展人工智能需要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供支撑。中国电信今年将完成400G高速全光网全国覆盖,并加快向800G、1.2T超大带宽升级;适度超前建设智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中心向AIDC升级,全面支持“两弹一优”(弹性供电、弹性制冷、气流组织优化)。 来源:新华网
  • 快递业服务消费释放活力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产经版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快递、汽车、民航、钢铁等领域的新动能、新趋势。   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01.6亿件,同比增长23.1%。其中,6月快递业务量完成145.7亿件,同比增长17.7%。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王岳含表示,上半年,行业持续增强能力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向好发展,为提升线上消费活力发挥积极作用。下半年,支撑行业持续发展的基本面不会变,促进行业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随着政策红利持续见效、基础建设不断发力、市场空间快速拓展,行业有望获得更多市场增量。   行业规模快速扩增   经测算,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33.7,同比提升18.4%。其中,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519.3,同比提升17.5%;快递发展能力指数为229,同比提升1.7%。   6月行业规模快速扩增是今年快递业向好态势的延续。王岳含说,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消费需求保持活跃,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下,快递业实现良好发展,为服务线上经济发展、扩大新型消费、促进产品要素流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方面,寄递需求日益活跃。上半年,快递市场充满活力,运行良好,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最高日业务量超5.8亿件。   具体来看,1月至2月,年货消费需求旺盛,春节假期日均快递业务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145.2%。在行业有力支撑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8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4.4%。3月至4月,行业深挖时令、特色产品寄递需求,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单月快递业务增量均在23亿件以上。5月至6月,在年中促销、假日经济、生鲜季、毕业季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日均快递业务量上升至4.8亿件。   另一方面,区域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中西部地区加大政策、要素供给,在安徽亳州等地积极投产分拨中心,增强仓配能力,市场保持高位运行。上半年,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同比分别增长39%和36%左右,远超行业增速,在全国的占比分别提升1.3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区域发展协调性有所增强。其中,甘肃、陕西、广西等多个省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超40%,有力带动区域规模稳步扩增。   此外,重点城市群也加快发展。上半年,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等重点城市群持续发力,快递业务量在全国的占比均有所提升。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发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航空货运枢纽优势,带动多个城市业务量同比增长超40%。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持续提升的物流基础设施。据了解,自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以来,快递企业加快淘汰老旧分拣和安检设备,提升新能源车应用比例,推进设备智能化低碳化升级。   今年5月,中通快递贵州毕节网点完成了一次设备更新。在运输环节,10辆4.2米新能源货车代替了原来的燃油4.2米厢式货车,用于城区和乡镇间的快递运输;在中转环节,一台崭新的自动化交叉带分拣机投入使用,每小时可分拣2.5万件包裹。   “新设备的投用,一方面提升了快件中转效率和货物发车频次,另一方面降低了运营成本。”中通快递贵州毕节网点负责人张连波介绍,目前毕节城区快递新能源车辆覆盖率已超过50%,每票快件运输成本降低了约10%,货物发车频次也从原先的每天两次提升到了每天三次。   高效通达的服务网络为行业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上半年,快递业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网络下沉,在辽宁盘锦、浙江温州等地升级改造分拨中心,福建厦门、河南汝阳等地智慧产业园加快建设,仓网体系不断完善;上海、天津等地积极探索地铁寄递,陆路运能稳步提升。“服务网络加快拓展,为行业更好发挥规模优势、降低运输成本、提升服务时效奠定了基础。”王岳含说。   “快递+”服务的创新发展,在为行业创造更多增量的同时,也将行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生活。   6月初,新疆轮台县的小白杏挂满枝头,迎来丰收。在当地旅游的北京游客姚小印在品尝小白杏后,随即选择直接将特产寄回家,减少旅途负担。“顺丰快递服务点就设在果园旁,自主下单就能将小白杏送到家门口,非常方便。”   新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守国介绍,顺丰速运精心打造了“小白杏出疆”绿色通道,通过航空全货机、高铁和冷藏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严格控制温度与湿度,确保小白杏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据统计,今年自小白杏上市以来,仅顺丰发运的就达100万件、超2500吨。   “上半年,快递业为满足百姓生活新需求,拓展行业发展新空间,积极丰富服务内容,升级服务方案,更好服务新型消费。”王岳含介绍,行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推出远程下单、上门收寄、行李暂存等多种服务,为消费者带来轻松出行新体验,拓宽景区特色产品外销渠道;在服务传统电商基础上,推出“仓配+仓播”等模式,增强新型电商服务力度;探索推出“换新+回收”服务,为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服务支撑。   航空运能大幅提升   6月26日凌晨2点,一架中国邮政航空公司的波音777全货机满载邮件和货物,从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直上云霄,飞往卢森堡芬德尔国际机场。这标志着中国邮政正式开通首条自主执飞的洲际航线。   据了解,“南京—卢森堡”洲际航线,通过建立集散发运、一点接入、稳定经济的邮商货欧洲运输干线,可覆盖欧洲3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运输全程时限最快提速到4天至7天,可全方位满足制造业客户、跨境电商客户的寄递需求。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表示,“南京—卢森堡”洲际航线的开通是中国邮政强化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相关国家(地区)市场布局,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提升中国邮政参与国际物流循环的能力,有效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目前,中国邮政航空共执飞20余条自主国际(地区)航线。   上半年,快递业坚持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深入推动“快递出海”,开通“鄂州—拉合尔”“温州—河内”等多条全货机航线,运行国际航线40余条,国际运输能力稳步增强。   在国内,鄂州、嘉兴、南通等航空枢纽也加快建设,航空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为行业更好发挥规模优势、降低运输成本、提升服务时效奠定了基础。   6月17日上午10点,满载着1.3吨大樱桃的低空货运208B航班准时从青岛起飞,3.5个小时后顺利抵达北京。据了解,由青岛顺丰与青岛地铁集团、青岛慈航机场联合打造的低空全货运航班运营业务,可实现生鲜最快6.5个小时送达北京消费者餐桌,意味着青岛、北京两地低空物流将成为常态化,为青岛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此前,要通过传统干线或者固定航班运输大樱桃。现在有了低空货运航线后,青岛及其周边城市的生鲜都可以从这里发出,物流效率显著提高。”青岛顺丰市场销售部负责人王磊说,这将进一步提升顺丰的运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   王岳含表示,随着行业服务质效与供给能力提升,寄递服务将通达更多国家和地区,链接更多产业和企业,更好满足更多个性化和定制化寄递需求,行业有望获得更多市场增量。总的来看,预计下半年行业将较好完成年度发展目标,为加快实现“物尽其流”的美好愿景作出积极贡献。(记者 吉蕾蕾) 来源:经济日报
  • 云计算市场开启新一轮增长       “云计算作为数字信息世界的关键基础底座,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生态构建的重要抓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在日前召开的2024可信云大会上表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认为,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已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云计算产业整体发展日趋成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系列新需求、新技术、新业态加速迭代,为云计算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大力推动企业上云用云,丰富面向各行各业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云计算产业生态,充分发挥云计算智能基础底座作用。持续加强构建保障体系,完善云计算关键技术、服务和应用标准体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核心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技术重点已从底层的资源管理等转向上层应用。基于云计算的上层应用生态正蓬勃发展,应用现代化进程持续深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在大模型云服务方面,何宝宏认为,随着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到来,大模型云服务作为推动AI创新的关键力量,在加速应用开发和落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大模型云服务将复杂的AI模型应用开发能力通过标准化分装,为用户提供一个便捷化的模型服务平台。相较于传统的AI技术路径,大模型云服务实现了标准化接口的无缝对接,多语言环境下的能力拓展,全周期精细管理,以及灵活部署深度应用场景。   二是大模型应用服务既能实现通用大模型的便捷使用,又能对垂域模型进行高效训练。对于通用模型,大模型云服务采纳了一系列先进的AI模型,使用户得以专注于核心业务的逻辑和创新应用,无需涉足底层结构架构的复杂细节。对于垂域模型,大模型云服务可以赋予用户高度的灵活性和定制化能力,以实现对训练模型的精准管控。   三是大模型云服务在AI应用的开发方面支持包括数据管理、模型开发、模型部署、模型管理在内的全流程应用开发工具链。   四是大模型云服务在通用业务和垂直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能加速AI全面融入产业生态,提升市场业务、公司管理、协同办公的效率,并赋能工业、农业、金融等行业的快速转型,以更好适应市场变化。   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解读了《云计算白皮书(2024年)》。《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仍保持较高活力。AI原生带来的云技术革新和企业战略调整,正带动我国云计算开启新一轮增长,预计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将突破2.1万亿元。   栗蔚表示,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汇聚创新资源、推动生产力革新的关键。当前,云计算正加速与人工智能融合,升级成为可服务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智能云,帮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快速革新,重构云服务产业格局。同时,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场景催生算力互联需求,云计算以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优势,成为算力互联网操作系统,助力解决“找调用”算力难挑战。   本次大会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可信云评估结果和可信云最佳实践结果。据介绍,可信云历经10余年发展,已形成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测评估,建立了包括云基础服务和软件、云原生、云网边、一云多芯、混合云、专有云、云管理、云优化治理、云安全、零信任、软件工程、系统稳定性、智算服务、算力服务、算力互联互通、行业云、开源治理、企业数字化等在内的综合评估体系。(记者 黄 鑫) 来源:经济日报
  • 助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已初具规模,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业态方兴未艾,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正加速迈入“陆海空天”四维交通新时代,为我国交通运输版图绘制出更加辽阔的蓝图。   我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的无人机约60.8万架,较去年年底增长了48%;无人机累计飞行981.6万小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3.4万小时。广东、浙江等省份率先开展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培育和产业规划,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为护航低空经济发展,我国相继出台多项鼓励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为无人机的安全便捷飞行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3月底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在物流、应急救援、医疗、农业、巡检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尚未成熟等问题。对此,应从政策、科技和产业3个层面综合施策,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优化政策环境,提供坚实法律保障。政府应明确低空经济的战略定位,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前瞻性的政策与规章体系,将其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与路线图,为产业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关键,应加快修订和完善与低空飞行、无人机应用、空域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权责边界、规范市场秩序,以更完备的法律法规建立起灵活高效的空域管理发展机制,合理划分并动态管理低空空域,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空域规范性和安全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智能化、精准化模式。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低空经济作为融合通用航空、无人机技术、智慧城市等多领域的新兴业态,其蓬勃发展依赖于坚实的技术支撑与持续的创新驱动。要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如无人机自主导航、智能避障、长航时续航等技术的突破。同时,要重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方面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低空经济领域企业的协同合作,加速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体系,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交通运输行业蓬勃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拓宽产业领域,打造多元应用场景。要在保持传统低空飞行服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如低空物流、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低空经济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精心打造低空经济的多维度、多领域应用场景也至关重要。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低空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低空经济的精准对接和高效服务。通过不断拓展产业领域和打造多元应用场景,促进低空经济的全面发展。(邵芳强 马 冰) 来源:经济日报
  • 四部门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制定的《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近日发布。《计划》旨在有效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以下简称“融担基金”)体系引领作用,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计划》坚持目标导向、体系引领、市场运作、适度补偿、绩效引导的原则,着力解决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发展有潜力、知识产权价值高,但因缺少有效抵质押物、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的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贷款和担保支持力度。   为精准聚焦支持对象,《计划》明确,中小企业满足基本条件,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作为政策支持对象,具体包括已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且在存续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经省级相关管理部门认定且在存续期内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存续期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公告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正在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中小企业及项目验收处于成果转化应用期的中小企业;以及依托“创新积分制”,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筛选出的备选企业。   具体企业名单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省级科技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时向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提供名单,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计划》还明确,分类提高分险比例。银行和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分别按不低于贷款金额的20%、不高于贷款金额的80%分担风险责任。融担基金分险比例从20%提高至最高不超过40%。省级再担保机构分险比例不低于20%。   值得关注的是,《计划》将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单户在保余额上限从1000万元提高至不超过3000万元,并逐步将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收取的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计划》还提到,对融担基金加大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风险分担所新增的代偿,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给予一定风险补偿。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支持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成效较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给予一定风险补偿。(记者刘垠)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