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学会
  • 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门窗幕墙专业委员会赴蒙古国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10月28日至11月2日,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门窗幕墙专业委员会赴蒙古国ZAMT NUURAM LLC幕墙公司、MGL E&C建筑设计院、蒙古国建筑业协会等单位开展行业现状调研,进一步了解国际建筑幕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拓展多方合作关系,促进学会与“一带一路”国家相关单位在幕墙领域的技术交流。 调研围绕建筑幕墙门窗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行业发展历程、设计理念、技术创新优势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在涂层材料、幕墙层间防火系统和建筑深化设计、幕墙参数化设计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蒙古国建筑业协会表达希望与专委会在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幕墙领域技术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合作。 下一步,专委会将以此次调研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学术组织、企业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在建筑幕墙技术与设计创新、拓展市场资源、行业标准规范的国际化对接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召开2024年党校图书馆分会工作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党校系统图书馆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党校系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11月15日,由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主办,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党校图书馆分会承办的2024年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党校图书馆分会工作会议暨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图书馆工作会议在线上召开。党校图书馆分会委员、全省党校系统图书馆业务骨干代表30余人在云端参加了本次工作会议。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图书馆馆长杜希林致辞。他表示,文化繁荣发展需要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突出图书馆事业发展重要性,进而绘制图书馆领域高质量发展蓝图。党校图书馆分会要围绕行业事业发展实际,紧密对接党校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深入研究、超前谋划,进一步激发图书馆事业融合发展新活力,推动党校系统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党校图书馆分会主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图书馆馆长张国栋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党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以全面深化改革为视域,提出了要把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作为新时代党校图书馆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新时代图书馆工作重点,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探索和实践党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省内11家党校系统图书馆馆长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智慧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资源建设实践等专题进行了学习及分享交流,为党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会议进一步夯实了党校图书馆在未来的教学、科研、咨政和干部培训等工作中的实践基础,为未来开创新时期党校图书馆工作新局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更好服务辽宁全面振兴。
  •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举办2024年医学图书馆分会工作会议暨馆员业务培训 11月14日,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举办了2024年医学图书馆分会工作会议暨馆员业务培训。此次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医学图书馆分会委员及省内各医院科教科、信息科、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者及管理人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图书馆馆长杜希林为会议致辞,医学图书馆分会主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图书馆研究馆员杨华对2024年医学图书馆分会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25年分会工作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培训环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图书馆馆长何蛟围绕“医院科研诚信建设”的主题进行了解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方丽就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客服系统中的效能和应用进行了阐释;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杨颖围绕“大数据驱动下医学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主题进行了案例分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图书馆副馆长赵悦阳围绕“SCI投稿选刊技巧及如何识别高危期刊”的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徐畅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数据要素与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医学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总结了医学图书馆分会2024年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2025年医学图书馆分工计划,同时为省内医院系统图书馆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和研讨平台,在培养医学图书馆工作者学术道德素养,提升医学图书馆工作者业务能力,推动医学系统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 全省渔业统计工作培训班暨渔业生产形势分析会议在沈阳举办 为进一步规范渔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提升渔业统计数据质量,分析当前渔业生产形势,11月8日,辽宁省水产学会和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发展处在沈阳共同举办了全省渔业统计工作培训班暨渔业生产形势分析会议。各市农业农村局、大连市海洋发展局、有关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统计负责人以及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邀请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处长高宏泉、辽宁省统计局副处长公锦凤就渔业产量统计和渔业产值核算作相关培训。高宏泉处长专题讲授了渔业统计相关法律法规、渔业统计调查制度、渔业统计重点工作等方面内容,并就报表流程、数据质量控制、表间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和演示。公锦凤副处长对渔业产值构成、核算过程以及数据报送应关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各市区县针对渔业统计工作和渔业生产发展形势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强调了渔业统计工作必须依法开展,确保统计数据的合法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要求各级渔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渔业统计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深刻认识渔业统计对渔业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支撑作用,不断提升渔业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并落实好各项制度,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水平。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肝病多学科诊疗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在沈召开 11月2日,由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肝病多学科诊疗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二科承办的“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肝病多学科诊疗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丙肝消除管理培训班”在沈阳召开,来自省内的25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以“提升疑难重症肝病诊疗能力”为核心,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线,围绕各种类型肝病的诊疗、管理、预防及疑难重症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新发传染病防控等领域热点问题,邀请辽宁省内感染、重症、影像、移植、介入、药学及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到会并作专题报告,对本领域的前沿及热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等四位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荣宽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丁仁彧、崔巍等多位教授,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吴云海教授、孙胜男教授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就当前肝病领域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专委会主任委员章志丹教授总结了专委会既往工作,并对未来工作内容进行了展望。 接下来,专委会将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手段来应对肝病的挑战,为肝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继续保持学术交流的热情和合作精神,共同推动肝病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育龄期心血管疾病女性健康教育与细胞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大会召开 11月9日至10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育龄期心血管疾病女性健康教育与细胞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围绕孕产及生殖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实践与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度交流,线上线下共计5200余人次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专委会主任委员、沈阳菁华医院产科主任葛静教授主持,沈阳菁华医院院长李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尚丽新教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孕产期母儿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侯明晓教授致开幕辞。11月9日,会议聚焦妇产科领域,邀请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建平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志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林建华教授等专家共同探讨了羊水栓塞、前置胎盘、生殖免疫等重难点问题。11月10日,会议聚焦生殖医学领域,邀请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银铎教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邵小光教授及沈阳菁华医院专家团队围绕辅助生殖领域的复发性流产、卵巢功能不全、薄型子宫内膜等难点问题,结合实例,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提高试管助孕成功率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目前生殖及妇产领域医学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着诸多难点。未来,专委会将在主委葛静教授的带领下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广大同仁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妇幼保健及遗传细胞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召开 10月24日至26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妇幼保健及遗传细胞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沈阳召开,专委会全体理事以及从事妇产科、妇幼保健专业相关的医务人员2.1万余人次观看了本次会议。 本次学术会议邀请来自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医学遗传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的产科、超声科、遗传科、生殖医学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立足产前诊断专业领域,从临床、检验及影像学三个方面进行规范系统的总结,分享临床经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为临床实际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提高了辽沈地区相关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应用能力。 未来,专委会将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义诊等活动,为广大相关医疗工作者搭建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交流新经验的重要平台。
  • 辽宁省科技小院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丹东举办 11月10日至11日,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辽宁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承办的辽宁省科技小院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丹东举办。中国农技协副理事长、科技小院联盟理事长张建华,辽宁欧洲杯直播-欧洲杯赛程-天下足球直播网科普部部长高庆坤及辽宁省农技协、全省科技小院依托单位、小院建设高校负责人和师生代表11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由辽宁省农技协副理事长张鹏主持。 10日,张建华理事长以“建设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题作专题报告。盘锦市大洼区科协、沈阳市辽中区大光绿色农业技术协会、辽宁大洼河蟹科技小院、辽宁台安肉鸡科技小院、辽宁东港杂色蛤科技小院、辽宁鲅鱼圈葡萄科技小院负责人作典型交流,展示科技小院建设成果。11日,全体培训人员参加辽宁省第37届“科普之冬”省级主场活动并到丹东北国之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交流调研。 截至目前,辽宁省已建成“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93家,涵盖了种植、畜牧、水产、加工等农业全产业类别。本次培训是辽宁省基层农技协组织提能行动的一项重要活动和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各级科协、农技协对科技小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促进了小院之间的交流合作和高质量发展。  
  • 2024辽宁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微创手术会议在沈阳召开 11月9日至10日,由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人工智能鼻内镜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承办的“2024辽宁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微创手术会议”在沈阳召开,来自省内外相关专业的150余名医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白伟良教授主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莉莎致开幕辞。白伟良教授介绍了咽旁间隙肿物的多种治疗方法、微创手术病例展示及手术材料的新进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马秀岚教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副院长朱冬冬教授分别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对耳科疾病、鼻部疾病作了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浩围绕全域增强感知方法和高效自主控制方法两方面内容阐述了柔性手术机器人技术及其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刘玉和教授带来了咽鼓管功能障碍临床诊疗新进展。其他来自省内外多位专家分别进行了专题演讲,内容涵盖了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头颈外科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与会嘉宾围绕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进步,及目前仍未解决的临床需求展开了讨论。 会议自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逐渐发展成为“多中心、全方位、专业化”的耳鼻咽喉学界盛会。会议进一步促进了各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耳鼻咽喉学科的学术发展,也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研究启发与方向。
  •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举办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班 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职业教育委员会、省高校图工委信息技术应用组、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共同承办的“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班”在鞍山召开,来自省内各级各类图书馆的10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开班仪式由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职业教育委员会委员、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杨凯主持。辽宁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锡钢,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图书馆馆长杜希林在开班仪式上分别致辞。培训班特邀《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初景利教授,延边大学图书馆馆长崔香淑教授,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图书馆副馆长邢军分别以《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夯基蓄能,向“新”而行——延边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探索与实践》《区域协同下的辽宁省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为题进行授课。专家分别从图书馆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延边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经验和辽宁省图书馆资源建设、流动服务、阅读推广、地方文献等创新服务平台应用等方面对学员开展了培训。在交流环节,参培学员分享创新经验,探讨未来各级各类图书馆间开展创新性合作的模式和机制,为图书馆开展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明晰了未来图书馆要在服务工作中“求新”“求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用户服务需求,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能,为政府决策、科学研究、社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为辽宁振兴新突破贡献文化力量。